本文通过剖析持仓变动、基差动态及国际交易信号,评估其对玉米、大豆、豆油、豆粕和小麦期货的影响,并展望潜在方向。上周五的分析准确预判了豆粕期货的见底反弹行情。
周一(9月29日)芝加哥大豆期货延续弱势,本周伊始便呈现看跌基调。原因在于美国进入季节性收割期,加之中国暂时缺席市场,双重因素共同施压,令价格承压下行。与此同时,亚洲早盘玉米期货也小幅走低,而小麦价格则基本持平。豆粕期货则延续从近十年低点的反弹行情。
上周五(9月26日),小麦和玉米主力合约收低,大豆微幅回弹但周线连跌两周,豆粕展开反弹,豆油逆势走强。整体市场情绪偏谨慎,基金上周五净减持玉米和小麦,显示多头逐步离场,而阿根廷出口税短暂暂停引发中国买家转向南美,挤压美国供应空间。
基差层面,海湾出口溢价下行,平原现货报价趋稳,内陆低水位担忧加剧物流成本,收获期农民惜售迹象初现。这些变动折射出交易者对冬储库存和全球需求的不确定,短期或加剧波动。
复盘:上周五上午上线的CBOT农产品分析中,预判情况:★1、小麦期货预判短线机会偏向多头,实际走势跟预判不一致,但预判也提示了顶破55日均线阻力前,如果跌至4日均线下方则削弱短线看涨信号。★豆粕期货预判后市短线会有震荡调整的机会,留意4日均线274.9附近阻力,实际走势是上周五价格上涨0.59%,最高触及275.1,收报274.6,基本完全符合预判。
本文从“持仓变化”、基差表现、国际供需、天气影响等角度出发,剖析玉米、大豆、豆油、豆粕及小麦的盘面逻辑,并展望未来走势。详见如下VIP内容分析:
周一(9月29日)芝加哥大豆期货延续弱势,本周伊始便呈现看跌基调。原因在于美国进入季节性收割期,加之中国暂时缺席市场,双重因素共同施压,令价格承压下行。与此同时,亚洲早盘玉米期货也小幅走低,而小麦价格则基本持平。豆粕期货则延续从近十年低点的反弹行情。
上周五(9月26日),小麦和玉米主力合约收低,大豆微幅回弹但周线连跌两周,豆粕展开反弹,豆油逆势走强。整体市场情绪偏谨慎,基金上周五净减持玉米和小麦,显示多头逐步离场,而阿根廷出口税短暂暂停引发中国买家转向南美,挤压美国供应空间。
基差层面,海湾出口溢价下行,平原现货报价趋稳,内陆低水位担忧加剧物流成本,收获期农民惜售迹象初现。这些变动折射出交易者对冬储库存和全球需求的不确定,短期或加剧波动。
复盘:上周五上午上线的CBOT农产品分析中,预判情况:★1、小麦期货预判短线机会偏向多头,实际走势跟预判不一致,但预判也提示了顶破55日均线阻力前,如果跌至4日均线下方则削弱短线看涨信号。★豆粕期货预判后市短线会有震荡调整的机会,留意4日均线274.9附近阻力,实际走势是上周五价格上涨0.59%,最高触及275.1,收报274.6,基本完全符合预判。
本文从“持仓变化”、基差表现、国际供需、天气影响等角度出发,剖析玉米、大豆、豆油、豆粕及小麦的盘面逻辑,并展望未来走势。详见如下VIP内容分析: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汇通财经无关。汇通财经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,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请读者仅供参考,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。